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17 15:25:29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捞铁牛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捞铁牛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文字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我着重引导了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很容易就能划分出来,每部分写的内容也表达得非常准确,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找不出来,可能是读文的时间还是相对的少了一些。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找到为捞铁牛所做的几项准备工作,并把要点概括出来,在组织语言表达。概括出要点后再把课文读一读,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我就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了一点儿一点儿想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作用。学生理解了利用水的`浮力,再回过头来探究为什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就容易理解了。在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时候,我做了个实验:

用脸盆盛满水,用一个塑料盒子盛满土,放到水盆里让学生观察塑料盒下沉的尺度,然后我把土一点儿一点儿拿出来,学生们就欢呼了:“老师,往上浮了,往上浮了!”这样学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浮力。这样学生就对课文内容就完全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通过朗读来表达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赞美,也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能准确地把握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但也存在不足,我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后多研究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方法,使自己今后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捞铁牛教学反思2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捞铁牛》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真正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出来的,从而感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那该怎样来突破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呢?如果把捞铁牛所做的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告诉学生,我想学生不一定理解,不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发现,让他们带着“捞铁牛做了什么准备工作”这个问题去自己阅读文本,自己去文本中找关键词,自己去理解概括,甚至可以一边读一边演示。学生积极性很高,有些同桌还开展合作学习,一人讲述一人演示,在汇报交流环节时,学生讲得非常好,很多学生还能脱离书本把捞铁牛所做的准备工作讲得清清楚楚,因为他们已经走进了文本,还消化了文本,内化成了知识,甚至还有个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还能一边讲述一边演示。我想:这比我直接交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要好的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与理解得到的知识是最难忘的。接下来我也让学生自己自学4-6自然段,了解打捞的过程,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竟然用三个字概括出了整个打捞过程:铲—划—拖,我想:学生能用这么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打捞的过程应该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放过无数次电影了。

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让生大胆地走进文本,这也许就是教师的一种解放,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正体现吧!

《捞铁牛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