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和蛐蛐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蝈蝈和蛐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蝈蝈和蛐蛐教案1[教材分析]这首歌曲调幽默诙谐,具有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整首作品以蝈蝈和蛐蛐吹牛皮这一事件为主线,以幽默的故事情节引起幼儿演唱欲望。幼儿通过活动,不但能了解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还能获得表现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长,演唱风格又是孩子们不常接触的戏曲类型,因此要分三个课时来进行,我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
2、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朗诵歌词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二、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
完整听音乐一遍,提问:这首歌有趣吗?
哪个地方有趣?[拖长腔、儿化音]
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此处隐藏3459个字……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幼儿,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蝈蝈和蛐蛐教案4【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模仿儿化发音及角色的音调,尝试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
2、在听、说、看、演、玩中感受体验京韵儿歌幽默诙谐的独特韵味。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 课件,录音,头饰道具若干,双响筒。
【活动过程】
1、听蝈蝈和蛐蛐叫声,引起幼儿的兴趣。
2、看国画风格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小哥俩儿。
3、在看看、找找、说说中学习儿歌前半部分,发现并体验儿歌的独特韵味。
(1)教师在节奏鼓点中,表演儿歌前半段,引发幼儿学习愿望。
(2)共同寻找儿歌的特点,模仿儿歌里有趣的发音、动作。发现带儿化音词眼,模仿体验北方人说话的特点。
(3)用儿化音、动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儿歌,在说说做做中感受京韵儿歌的趣味性。
4、学习儿歌的后半部分,大胆表现哥俩吹牛的语言和动作,体验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
(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来解释吹牛的含义,为后半部分儿歌内容作铺垫。
(2)听录音,感知儿歌的句式结构。
(3)看图帮助了解对白含义,借助动作提示儿歌内容,表现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样。
(4)分角色练习对话,在呼应表演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
5、完整表演儿歌,体会并大胆表现京韵儿歌的趣味性.
小结:说大话、爱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能不能说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