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中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亮中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有变化。
2、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并根据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月亮变化图(4张:眉毛、镰刀、小船、圆盘),衣裳图,裁缝师傅图片,皱纸、剪刀、糨糊等,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课题。
1、你们见过月亮吗?你见过的月亮是怎么样的?它们像什么?
2、你们见过的月亮它怎么不一样呢,有的弯弯的,细细的像眉毛,有的像小船,还有的像圆盘,如果有一天月亮姑娘想做衣裳了,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二、结合裁缝师傅,月亮变化图和衣裳变化图,分段欣赏故事。
1、月亮姑娘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吗?为什么?
2、看来裁缝师傅得给她重做一件, ……此处隐藏14516个字……>
教师组织谈话:中秋节大家是怎么过的?有没有观察月亮?月亮看上去怎么样?
二、感受、学习诗歌。
1、出示诗歌背景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请幼儿欣赏。
提问:喜欢这首诗歌吗?你听明白了吗?月亮在什么地方?
2、第二次欣赏教师的配乐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想像、讨论,重点理解动词"挂"、"漂"、"盛"的含义,提问:为什么说"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2)谁都看到了美丽的月亮?他们说什么?
3、幼儿跟学诗歌。
请幼儿跟随教师的朗诵学习诗歌,教师随机指导幼儿的朗诵,如吐字发音、衔接等。
4、幼儿多种方式朗诵诗歌。
(1)完整朗诵。(教师可适当提词帮助)
(2)分句合作朗诵。(例,甲:每一棵树梢;乙:挂一个月亮……)
(3)配乐朗诵。(体会并大胆表现诗歌安静、优美的意境)
5、启发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通过提问:"我们还在哪里发现过月亮?它看上去像什么?" 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尝试仿编新诗歌,方法:可以个人或小组商讨创编诗歌的一段,教师随机用简单图标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语言,最后梳理小结,集体朗诵大家创编的新诗歌。
三、教师讲评小结。
活动延伸:
1、此活动建议安排在中秋节前后,教师或家长应注意和幼儿一起充分观察月亮并用语言讲述月亮的变化和月亮的美。
2、与区域活动结合,在美劳区、语言区、科学区重点投放有关月亮的操作材料、图书绘本、嵌板、操作卡等,供幼儿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