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大班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2、引导幼儿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初步熟悉儿歌,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国庆节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在教室内与幼儿一同布置 庆国庆的喜庆场面。
2、国旗一面。
3、准备幼儿的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国徽。
1、请幼儿看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国徽的外形特征,国微是什么形状的?国徽上有什么?
2、出示带有国微的帽子,启发幼儿说说哪里见过国徽。
二、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组织幼儿讨论:我国国旗是什么颜色?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让幼儿谈谈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在什么场合看到过升国旗活动?
三、告诉幼儿国微,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尊重国旗,国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四、介绍国庆节。
1、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我们国家的国庆节?
2、组织幼铁讨论,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大家怎么庆贺我们国家的生日呢?大 ……此处隐藏5591个字……出一个双手向上举起的人,打开后自己一边琢磨一边笑……看到老师走了过去,立刻把手中的作品揉成了一个纸球扔到了小篮子里,不好意思的说:“剪得不像,看来剪纸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张卓却把爷爷扔掉的剪纸从废纸中捡了回来弄平后交给老师说:“我爷爷剪的人没有头发和耳朵,像个少林和尚,不过爷爷第一次剪人,能剪出和尚来也算不错了。”
家长的话:
“瞧!这孩子说的多好,想象力多丰富。”
“他能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方式来表扬鼓励别人,这一点比我们成人做的还好呢!”
“孩子教我们成人应该自信。”
三、评析:
从家长的剪纸作品来看,和幼儿初次剪人物没有太大区别,但家长的自信心却远远不如孩子们强。从张卓对爷爷作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教师平时的教育观念是用积极鼓励、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游戏的,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在教师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张卓就是把爷爷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伙伴,能用一种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作品,使他人获得自信与满足。
这次亲身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到:孩子有他们特有的剪纸语言与表达方式,他们剪
出了童真、童趣,剪出了自己眼中的绚丽世界。开展剪纸游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在参与剪纸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注意力、意志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收获了自信。亲自动手剪纸,让家长体验到剪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人都剪不好,就不能再苛求孩子“剪得像不像,好不好了。”作为成人,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在宽松自由的剪纸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鼓励孩子大胆运用剪纸手段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善待孩子的作品,欣赏孩子的作品,客观的评价孩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