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

时间:2023-10-19 15:25:23
《晏子使楚》教案六篇

《晏子使楚》教案六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子使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重点]

1、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论辩技巧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分析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2、感悟晏子的语言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经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古文,感悟这篇文章的语言的魅力所在。

那么在正式学习之前,让我们来个课前热身,一起把这篇古文通读一遍。(提出一些简单的朗读要求,如读准,大声等等,并进行简短评价)

二、进入正课

(师):从大家刚才的朗读上,老师感觉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看大屏幕。(放课件)

1、口头复述课文,理解文意。

2、分析晏子的性格。

3、学习并体会晏子 ……此处隐藏12281个字……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

3、重点指导学生填些结论:

(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

4、教师点拨:

晏子先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赔不是。

三、课堂小结

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学生自由发言。)

四、作业本上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2、深刻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6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2、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

(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二、深刻认识晏子

1、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

(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

2、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

三、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三第5、6题。

《《晏子使楚》教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