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核舟记》教案

时间:2023-10-18 09:09:29
《核舟记》教案合集九篇

《核舟记》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舟记》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核舟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此处隐藏23063个字……的美好意境里。

参考答案:

一、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二、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 总分 描写 空间顺序

三、1、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构思的巧妙。 5、和谐、专注 6、大苏泛赤壁,说明是在泛游赤壁 ()"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4 . 其他

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核舟记》教案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