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枣核教案

时间:2023-10-18 06:01:42
实用的枣核教案3篇

实用的枣核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枣核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枣核教案 篇1

一、预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积累字词。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旧知铺垫

1、乡土情结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往往集中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川、草木、人物,故乡的一切,总是始终萦绕在心头。过去,有些准备漂洋过海谋生的人在背井离乡时,总要怀揣一把“乡井土”,并永生永世珍藏起来。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还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2、作者简介

……此处隐藏2622个字……?——叙事言情

C、(第七节,生齐读)这四个“想”说来是京腔京韵,品来是催人泪下。——独白抒情

d、“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看似很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第5、6段用不少的笔墨写“美籍华人”居所环境的幽美和家庭的美满,是不是有点跑题?——对比显情

四、用情齐读“枣核”,深悟主题

1、在弄懂了“枣核”的奥秘之后,“我”对于“旧时同窗”索种枣核的行为给予了怎样的评价?

(男女生分组赛读第11段,要读的深沉而热烈,读出由衷赞叹之感,女生先读 )

贝聿铭——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 (海外游子,思乡情浓 )

2、萧乾是作家,在饱受中国“文化变动”折磨刚刚被平息的1979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之邀,开始了中美文化交流之旅,在美国的日子里,他心系祖国、不计个人恩怨,透过美国的灯红酒绿,以资深记者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美国社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去记录旅美华人永不褪色的民族感情,这就是萧乾创作《美国点滴》的经历。知其人、读其文,我们不能不说因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可敬可叹的爱国者,所以他能借“枣核”来发掘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浓,篇末的话不仅是对海外游子的褒扬,更是对所有爱国心的赞美。 (华夏儿女,爱国情深)

这颗枣核大不大!——因为……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阅读一篇叙事类散文的一般步骤:知背景、理内容、悟主题、品写法

学习了本文,我相信这位美籍华人的思乡爱国之情一定会久久地萦绕于同学们的心中,下面我们就在《我的中国心》这一饱含深情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之旅吧!

《实用的枣核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