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并能复述课文。
2、在朗读中品味我冒险、脱险时的心理感受。
3、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以父亲、小伙伴等为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这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如何脱险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其中蕴含着什么哲理呢?
二、默读
要求:
1、注意速度。
2、内容:什么险?如何脱险?传递了什么哲理?
3、要求不看书复述。
三、复述
1、复述前的准备。
(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什么时间?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悬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
2、复述:
⑴ 自己放声准备。
⑵ 班上复述。
⑶ 学生评。
⑷ 教师评。
⑸ 总结经验。
四、冒险 ……此处隐藏25985个字……。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3、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②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4、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5、讨论: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6、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