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水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2、帮助学生积累“火红的杜鹃花”、“大口大口地吃着”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并愿意在说话写话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是呀,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冲出来,复现“股、缝”,它潺潺地流淌,一路上流过了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泉水(板题)
二、朗读感悟
1、师指导感悟第二自然段:
⑴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泉水首先流进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⑵指读有关的句子。
⑶看P20图。图上画了一个美丽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呢!复现“罐”字,她看着满池的泉水,会想什么呢?
⑷泉水看出了姐姐的心思,它是怎么对姐姐说的呢?(指读)“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复现“塔”
⑸此时的泉水心情怎样?为什么?是呀,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这份快乐,读读泉水的话(自读、指读、齐读)
⑹听了泉水的话,山里的姐姐会说什么 ……此处隐藏9922个字……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生字,齐读,点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感悟课文中所写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这个特别的中的氛围。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思考:(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二、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重点指导:“恩”上半部不是“田”;“泼”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凤”不要写成“风”;“鲜”,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寿”下边的“寸”要写小一些;“脚”三个部件的高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