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草原教案

时间:2023-10-13 15:25:35
有关草原教案锦集六篇

有关草原教案锦集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充分发挥其审美体验的能动性。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品质的培养。

3、在对草原景色的独特感知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

4、鼓励学生养成观察,分析,思考客观世界的良好习惯,培养一定的景色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一些难字的读音和难词组的意思

2、草原的特点,魅力的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3、对作者蕴藏在草原景色中情感,即人生的思考体验。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灵感,应用到日后的作文教学中。

三,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文本,通过“讲授法”的方式,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对话,兼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领悟作者的真正内蕴。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预习要求:

1、了解有关草原方面的知识。

2、掌握一些字的音和一些词的意思,

3、熟读全文,并能背诵第十一自然段。

六,教学过程和内容:

1、导入新课:

……此处隐藏9065个字……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

首先要注意两个词“首先”“第二个”,也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这两种感觉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依此而来。当我们站在草原上,面对草原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自由。我们可以在这里骑马、摔跤、放声歌唱……悠闲自在。然而,正如作者接下来所说的“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拐杖有什么用途的?“人文背景”具体指什么?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有了这些,别人对你也就尊敬、羡慕,人有时就会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有个成语叫“人定胜天”,什么意思呢?它强调人征服自然的勇气和魄力。但是在草原上,人失去了一切依靠,显示自己威力的咆哮,就是自不量力。哭泣只能证明自己的卑微渺小。于是人就会局促不安。

这种局促在“外来的旅人”身上怎么表现呢?就是“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5、分析作者对草原的感情及感悟(13—15段)

同学们,咆哮哭泣显得可笑可悲,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朗读第13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咆哮哭泣显得可笑可悲,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比作“母牛”、“烈马”)

②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

烈马牛羊是草原的象征,是蒙古人最为亲密的伙伴,只有这样最原始、最质朴的方式才能表现出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母牛品尝流水,这是一种温柔的爱,烈马暴躁,摩挲草尖时,却是那样的温顺,这是一种热烈的爱。

《有关草原教案锦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