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美术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泥土;
2、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器皿、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
(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
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交流 ……此处隐藏9935个字……>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活动三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⑴可以采用揉、捏、弯、折等方法将皱纸“团”成各种形状,再将皱纸在外面“包”一层将造型固定。
⑵制作时要先观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
⑶需要分开来做再粘贴时要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师做适当的示范)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活动四: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延伸与拓展:
⒈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内。
⒉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札记:
在做团包手工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皱纹纸太容易碎了,我们就不能用一种做好后能够长期保存的原料么?这个问题激起了大家的共鸣。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和多次实验,大家发现用白色的软布包上棉花再用线一扎,做出的包子、饺子还真像;用桔黄色的布做的春卷、锅贴也不错。于是我鼓励学生回家用布来做一顿“大餐”作为拓展作业。到了下一次,大家带来的“美食”非常丰富,同时大家对这些可以当作玩具的作业非常喜欢。这也算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