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时间:2023-10-05 21:41:39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万重山漫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深人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2、体会联想与想象在扩展思路,勾连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为征服新三峡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

预习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导人新课

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古往今来,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色不知迷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而面对这奇观奇景,又有哪一个热血男儿能无动于衷呢?李白曾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表达遇赦东归的欣喜欢快之情;毛爷爷曾以神女(神女峰)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样生动的笔法赞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现代作家刘白羽更用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通俗浅白的语言形容自己强烈而神奇的感受。是啊,美丽的景色总是让入神采飞扬、神思飞越,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美景的美丽所在。那么,本文的作者刘征,面对三峡,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

二、解题

……此处隐藏740个字……《过万重山漫想》这篇课文。

(本文写于1980年,选自《刘征十年集》)

二、教学新课

(一)感情朗读全文,可由教师示范读部分段落,而后请学生朗读,正音。

(二)分析课文1~久自然段,设计问题:

1.船出了驻门,作者看到了什么奇景?

(空间变小,江流变狂,充满神奇的色彩)

2.一个古怪的念头缘和跳出来?

(面对奇景,惊叹之余,引起联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三)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总体思路。

以学生自读5一18自然段为主,画出文中说明思路展开的句子,教师检查,使自读效果当堂反馈。

(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再想下去……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1.教师抓住“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这一句,举例描述作者局部的思绪。

(由“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到“那个时候,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再想到舆论的阻力,再想象“他站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篱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呢?”)

2.作者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很有据,表现在什么地方?

(以历史知识推导,考诸.文献,从(禹贡)到(巴部下峡图),引科学家的考证,借(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持扶造而上者九万里”来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

3.作者想象展翅,神思飞越,如何思古论今,展望未来?

(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追溯到远古,想到许许多多“第一个”,再回归现实,由眼前的葛洲坝工地想到新长征需要无数“第一个”,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