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时间:2023-10-05 18:33:19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1

[导学新概念]

本文与学生先前学过的文章有所不同,又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因素,学生阅读此文时,容易找不到北,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资料显示屏]

周瘦鹃:鸳鸯蝴蝶派作家,作品,“周家花园”等。有关具体内容,请参阅教参。

[教学设计]

一、导语: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文人赋予了一些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涵意,比如:一说“松”,我们就想到“坚韧挺拔”;一说“竹”,就想到“刚正有节”;一说“梅”,立即想到“傲霜斗雪”的风骨,……杜鹃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请大家结合这些材料谈一谈它有什么涵意?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春观《踏莎行》)。

再来看一首外国诗。

请你再说一遍你爱我

伊丽莎白·勃朗宁

请你再说一遍吧,说了还要说,

就说你爱我。哪怕你的话一再重复,

如同布谷鸟之歌,不断唱着“布谷”。 ……此处隐藏5193个字……铺垫。(3)介绍杜鹃分明是一头益鸟,既是替杜鹃说话,又增添了读者的见识,同时也对杜鹃的鸣声的哀切作了合理的解释。隐含着作者认为古代传说并不确切的看法。(4)看似幽默的句子,显示了作者随和风趣的文风,委婉地道出了对杜鹃啼声含义的不赞成,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杜鹃的喜爱之情。(5)表明作者的看法,杜鹃就是杜鹃,无所谓高兴,也无所谓悲伤,一切悲喜都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表明了作者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不以自己的观点强予于人的谦和态度。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理清文章结构(见课后板书)

四、小结

整篇文章,凡是描叙中国传统文化的杜鹃,大多是写它的悲苦,在作者貌似“东拉西扯”介绍杜鹃的知识中包含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钟情,隐寓着作者对杜鹃的一片挚爱。而外国写杜鹃的文字(如波兰民歌《小杜鹃》、英国人对杜鹃的称谓等)大多是欢快的,一悲一乐,都在杜鹃身上,作者借此表明自己对杜鹃有其不同看法。其实,在文中,杜鹃只是一个媒介,一方面作者对杜鹃的传说寓意并不十分反对,相反还有些赞同,但又不十分赞同,而是有他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他希望能从杜鹃的啼叫声中找出些特殊内涵,想寄寓杜鹃一种愉悦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想借此表明,对任何事物都不能有悲观想法,而应该更加积极和乐观。透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热爱生活而又乐观进取的作者形象。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有一种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任何事物都应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千万不要被人为的世俗观念所束缚。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对照阅读《读本》中张中行的小品文《螳螂》

2.试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读本》中的《短文两篇》(鲁迅的《风筝》和周粲的《满天风筝》)。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