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怀念母亲》教案

时间:2023-10-02 18:33:29
《怀念母亲》教案合集6篇

《怀念母亲》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怀念母亲》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怀念母亲》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 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季羡林的一文章——《怀念母亲》。“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使将近百岁老人季羡林终身遗恨,度日如年,我们也带着终身遗恨,度日如年的心情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季羡林为什么终身遗恨,度日如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 ……此处隐藏15781个字……之情。)

6 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

(学生板书)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频来入梦 凄凉 思潮起伏

六、 教后思考

平时备课喜欢到网上去查找资料,欣赏名师的经典课堂,偶尔也把一些认为实用而又有价值的课“搬”到自己的课堂,进行“移植”,大多时候都能找到我和学生共同提高的幸福感。

去年我移植了闫学老师教的《匆匆》一课,感觉上起来得心应手。要上《怀念母亲》一课了,不知为什么,脑子里突然冒出闫老师教《匆匆》的课堂教学实录来。我把两篇课文进行比较,发现它们有好多相似之处,比如写作的年代都比较久远;比如作者都是中国有名的语言大师;比如文章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一个是对时光匆匆的感慨,一个是对生身母亲和对祖国母亲的怀念,等等。于是我决定模仿闫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设计教学《怀念母亲》。

《赋得永久的悔》作为补充资料既能够增加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又能为学生感悟作者的怀念之情做好铺垫。因此,我既用它来引出课题,同时又把它当作学生感悟“怀念之情”的桥梁,在课堂上有效使用。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让学生由词入句逐步理解,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将课文的主线分为“怀念生身母亲”与“怀念祖国母亲”两个部分,由“频来如梦”引出对母亲的思念,由对生母的怀念引出对祖国的怀念之情。两部分的教学都是让学生读相关段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的感受,再细读相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中获得感知。从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他们明白了母爱是博大的,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两位母亲身份虽然不同,但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怀念永远是真挚的。

《《怀念母亲》教案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