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水调歌头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调歌头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情绪变迁及其原因。
2学习词中的想象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作者情感的分析。
难点:情感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字狱,兴起“乌台诗案”,下狱,经救援出狱,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旧党执政后,被招还,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又与旧党意见分歧,遭排挤出任杭州、颖州等地地方官。当变了质的新党再度上台,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 南岛儋县)等地,徽宗即位时遇赦北还,死于常州。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它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其风格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他的散文挥洒自如,随物赋行,写景抒情,十分自然。有《东坡全集》。(参考内容: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 ……此处隐藏9554个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八)能力迁移。
你试发挥想象说说下列诗句的意境,理解诗中的感情。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改写这首词或绘成图画。
2、背诵整首诗,直到会准确默写
3、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
板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以上教学过程是初步构想,上课时可灵活处理。)
20xx年11月5日
教学后记: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重视字词句的理解的同时,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想象的创新能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活跃、由于教学内容较充实,学生由于个别分析能力局限,讨论时间在保证充足情况下,后面教学环节较紧凑,结尾匆促,日后注意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