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原》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草原》教案设计(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那……”“既……又……”造句。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初步掌握文章中描写事物与环境联系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情景交融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教具准备】录音机一架、幻灯机一台、自录配乐朗读磁带一盒、幻灯片若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生自学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你在图画里见到的草原是怎样的?草原上的牧民有什么风俗习惯?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者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情境之中,油然而生了特殊的感受,目睹了草原的蒙族人民接人待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录音去参观访问。
二、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此处隐藏9915个字……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
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
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