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时间:2023-09-01 06:01:36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三拍子的优美,能听出乐曲的段落。

2、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孔雀头饰15个,葫芦丝一个,图谱,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美丽的傣族是小孔雀的家,它们最爱美,常常到小河边梳妆打扮。一天,一群美丽的小孔雀趁着月光,漫步在小河边的凤尾竹下,它们互相整理着羽毛,微风吹过,凤尾竹随风轻轻摇摆,小孔雀看见了,会干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中来找答案吧。

二、欣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你觉得音乐中小孔雀在干什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

2、欣赏音乐第二遍,幼儿感受三拍子。

3、欣赏音乐第三遍,教师演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段落。

4、欣赏音乐第四遍,要求幼儿能在每句末做一孔雀造型。

5、欣赏音乐第五遍,要求幼儿能准确地听出在那里做造型。

6、欣赏音乐第六遍,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三、结束活动

1、告诉幼儿的乐曲名字。

2、出示葫芦丝,告诉幼儿葫芦丝是傣族的特色乐器。

3、带幼儿到室外去吹葫芦丝。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学习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顺利地展示了这节课。从准备到上课,这是个提高自我的过程,例如写详案,把小朋友可能说的话也写出来,把所有联接语都写了出来,这样就能更流畅地进行教学。其次,通过几次试上,让自己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不足,每一次上完,都有很大的'提高。总之,通过这次上课,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更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两名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艺术1-2遍。

活动反思:

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了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不足之处:第一,在双人舞表演之前,应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产效果会更好;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应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