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幕遮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幕遮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风格。
2、感受词中营造的清新淡远的意境,品味诗意,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通过朗读、吟咏,感受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获得审美体验。
4、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涵咏写景佳句,把握本词的意境。2、感受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读、讨论、比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本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词人将荷花的风姿与思乡情绪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境界。描写景物,清新优美;抒发的乡愁,如薄雾轻烟。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把握这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动词的妙用以及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来把握本词的意境也是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荷花,因为它淡淡的清香、美妙的形态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而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他们留下了很多吟咏荷花的诗篇。同学们也已经学了不少,其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句子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现 ……此处隐藏21677个字……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诗解释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
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