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儿响咚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鼓儿响咚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鼓儿响咚咚教案1教学内容:
唱:小鼓响咚咚大鼓和小鼓
听:老虎磨牙(片段)
动:我是小鼓手情景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打击乐器描绘的《老虎磨牙》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神态、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力度记号f、p,使学生能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并能够表现歌曲中的力度对比。
3.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对比是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听辨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老虎形象。
学情分析:
学生利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 ……此处隐藏3712个字……表演。
4.教师点评学生队列操的创作与表演。
三、全课小结,学生踏着鼓点跟着旗手走出教室。
鼓儿响咚咚教案2活动目标:
听听找找已知道的小乐器,并初步认识鼓,体验听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乐器若干(各种鼓、碰铃、响板)、音乐磁带《小鸡小鸭》等4、叮当屋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叮当屋。
1、幼儿人手一只小篮子(响板、碰铃、双响筒等),教师出示叮当屋在屋里敲击小乐器幼儿听辩并找出相应的小乐器。“听听,叮当屋里谁在唱歌?”—巩固听辩碰铃、响板等。
幼儿找出小乐器后,师生共同节奏乐《小小鸡》《小乌龟背糖果》等。
2、在游戏中对鼓的声音感兴趣。
“这又是谁在唱歌,你的小乐器篮里有吗?”
二、玩玩找找:小鼓响咚咚
1、“瞧,叮当屋里来了位新客人,会是谁呢?我让小朋友来找一找、猜一猜。” 幼儿上前摸口袋并讲述其外形。
2、出示鼓,知道名称。
3、听一听:“鼓的声音象谁在唱歌?”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结合生活里的经验大胆讲述)
知道鼓儿的声音咚咚响
4、“圆圆胖胖,肚里空空,敲敲听听,咚咚咚咚。”“这个新朋友就是鼓,找一找教室里还有鼓吗。”幼儿四散找鼓。
三、游戏:狐狸来了
游戏方法:幼儿扮演小鸡小鸭,在音乐声中游戏(歌表演)。教师拿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角色。
幼儿歌舞后,听到碰铃的声音就是鸡妈妈来找小鸡了,响板则是鸭妈妈找小鸭的信号。
大鼓的声音代表狐狸重重的脚步声,幼儿辨别后逃走。
游戏两次,结束。